时间:2023-05-06 18:20:12 | 浏览:20
曾经我一直以为不到50岁之前我不会喜欢上哈雷,不过这次骑完Street Rod之后,我开始怀疑是不是我老了,又或者是品牌变年轻了,因为我觉得这是一款骑起来相当热血的车!
说到哈雷,这个品牌即使不懂摩托车的一定都知道,几乎成为重型机车的代名词。
说到哈雷,这个品牌即使不懂摩托车的一定都知道,几乎成为重型机车的代名词,即使到了现在,说到美式机车,大多数的人第一个想到的还是哈雷。不过这个印象中的美式机车,却主要还是以Softail系列。不过这次我们试驾的不是这个经典,而是入门系列的Street Rod。
招牌中又带点Café Racer风格的样貌
说到 Harley-Davidson的外观,第一个印象一定是超大V型双缸为主体、前高后低的样貌。不过Street Rod却没有那么的经典,招牌的大双缸仍在、前倾角超大的粗壮前叉仍在,但是把手却改为类似平把的设计,再加上位于把手尾端的照后镜,大幅降低了前半部的视觉高度。
把手却改为类似平把的设计,再加上位于把手尾端的照后镜,大幅降低了前半部的视觉高度。
车尾相较于车头仍然略低,后座利用圆弧造型与尾壳连成一线,设计出类似单座的感受,相对凸出的后轮让这辆入门街车有着相当运动化的感受,与前半部造型合起来,就像是一辆Café Racer,只是有着非常明显的哈雷风格,依然是前高后低,但是比起Softail系列来说,感觉更加的年轻动感了。
在类平把的车头上方,除了经典的圆灯以外,在大灯上除了也维持单仪表的风格。
在类平把的车头上方,除了经典的圆灯以外,在大灯上除了也维持单仪表的风格,其为指针式时速表,里程资讯则是以液晶荧幕显示,另外也可以切换显示转速,而油量则仅以警示灯号来告知,虽然外型极度好看,不过发现油灯亮起时,焦虑程度也会亮起黄灯。
为了维持Harley-Davidson的经典元素,这间美国车厂仍然为这颗引擎保留散热鳍片,让其能够维持更丰富的视觉感。
有趣的是,虽然Street Rod早就换上了新一代的High Output Revolution X™ V-Twin水冷引擎,其实汽缸部分早已不需要散热鳍片,但是为了维持Harley-Davidson的经典元素,这间美国车厂仍然为这颗引擎保留散热鳍片,让其能够维持更丰富的视觉感。
手脚长一点更舒服
Street Rod座高相对来说非常低,最高部分仅有765 mm,以笔者170公分的身高外加靴子来说,双脚能够轻松踏于地面上,再加上美式巡航车的低重心,即使车重有238公斤,但是仍然没有太大的压力。不过这样偏运动风格的美式机车,对于笔者这样身高的人来说,骑乘起来还是有点怪异。
这样偏运动风格的美式机车,对于笔者这样身高的人来说,骑乘起来还是有点怪异。
由于美式机车的脚踏位置相当前面、座位又离把手有一段距离,再加上相当宽的平把配置,让笔者骑乘时,几乎像是坐小板凳骑车的感觉,骑乘一段时间之后,即使是笔者这种资深铁屁股,都还是会觉得屁股相当酸痛。不过,为了帅气的骑乘姿势,这或许已经不算什么了。
少了经典的三节拍,少了点味道
先来说说引擎吧!Street Rod所搭载的是V型60度夹角的双缸749 cc水冷引擎,可以发挥53匹最大马力与65N.m扭矩。虽然说这款街车同样还是使用V型双缸引擎,但是却没有Harley-Davidson招牌的三节拍,这是需要特别改供油与电脑才有办法调得出来的,另外碍于法规因素,排气管也相当的安静,仅能听到相当普通的V型双缸运转声。
Street Rod所搭载的是V型60度夹角的双缸749 cc水冷引擎,可以发挥53匹最大马力与65N.m扭矩。
这样的动力其实也没有特别猛爆,Street Rod作为入门车款,其实是非常温驯好上手的,其动力在山路上也绰绰有余,震动也在笔者接受范围内,虽然少了哈雷的经典元素,但是却变得更平易近人,运转的精细度也没有过去美式机车的粗糙感。
会转弯的哈雷!
不过更有趣的是在转弯时,前叉采用更运动化的倒叉、虽然后悬挂仍然是双枪避震,但整体运动性仍然比起笔者印象中的Harley-Davidson好很多。重点是!这是会转弯的哈雷!虽然无法与跑车相比,但是Street Rod仍然是一辆相当灵活的车,低重心让其转起来非常的灵活,虽然后双枪避震仍然让这辆车有点没那么稳定,但是稳定的前叉让其有非常好的前轮循迹感。
虽然后双枪避震仍然让这辆车有点没那么稳定,但是稳定的前叉让其有非常好的前轮循迹感。
除此之外,相当高的脚踏让Street Rod拥有非常大的倾角,而更有趣的是,笔者的骑乘姿势,在转弯的时候很自然地就变成了哈雷的形状,即使没有刻意的逼向极限,但是仍然有种杀气十足的感觉。
相当高的脚踏让Street Rod拥有非常大的倾角,即使没有刻意的逼向极限,但是仍然有种杀气十足的感觉。
Harley-Davidson近年来一直致力于调整品牌形象,除了旧有的美式直线风格以外,美国车厂一直想办法让其更具运动能力。而Street Rod这款车虽然还没达到欧系、日系那样的高度,但是确实让笔者感受到了它的改变。而对于会转弯的车,笔者只能说:「这款哈雷...我可以!」
这几天来,摩托车圈全网热搜第一的,无疑是哈雷刚刚在中国市场发布的全新车型——X350。坊间评论很多,但是说来说去,热议的核心在于——钱江造的“不那么哈雷”的哈雷还是哈雷么?很多人说,X350就是钱江的追350换了个壳,售价却比追350贵了六
我在标题提到了整整3次哈雷,目的就是为了要让你们牢牢记住这辆创新型的电动摩托车,是一辆“哈雷”。超脱你对哈雷的认知当一辆哈雷,没有声浪、没有V型双缸发动机;车身变窄了、变舒适了、变快了;而且骑起来“胯下生风”,一点儿也不热,它还是你熟悉的哈
曾经我一直以为不到50岁之前我不会喜欢上哈雷,不过这次骑完Street Rod之后,我开始怀疑是不是我老了,又或者是品牌变年轻了,因为我觉得这是一款骑起来相当热血的车!说到哈雷,这个品牌即使不懂摩托车的一定都知道,几乎成为重型机车的代名词。
文:懂车帝原创 高帅鹏[懂车帝原创 产品] 日前,我们从哈雷戴维森获悉,哈雷戴维森X350上市,指导价为33388元。随着哈雷戴维森X350推出,哈雷戴维森摩托车在国内市场的售价门槛被进一步拉低。根据哈雷戴维森官网全系车型指导价来看,在哈雷
对于许多昆汀迷来说,想必很熟悉其导演生涯中的标志性影片《低俗小说》,拳击手布奇在面对女友哪里弄来的摩托车的提问时,回答到:“这不是摩托车,这是哈雷。”哈雷,很多时候都不是作为一个单纯的交通工具而存在,对于哈雷爱好者来说,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精
对于许多昆汀迷来说,想必很熟悉其导演生涯中的标志性影片《低俗小说》,拳击手布奇在面对女友哪里弄来的摩托车的提问时,回答到:“这不是摩托车,这是哈雷。”哈雷,很多时候都不是作为一个单纯的交通工具而存在,对于哈雷爱好者来说,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精
先来看一张哈雷官方发布的车型图片,是不是很震撼?著名的美国哈雷戴维森今天宣布重磅消息,多款新车即将到来•••••• 后年上市的哈雷探险车Pan America 1250 众所周知,哈雷目前的车型除了巡航还是巡航,除了V2还是V2,哈雷甚至成
哈雷近日推出了旗下第二款电动摩托车S2 Del Mar,这款车型的售价约为10.6万元人民币,相比之前推出的电动摩托车LiveWire ONE的售价要便宜不少。这也是哈雷对于电动摩托车领域的又一次探索尝试,吸取了第一款电摩销量惨淡的经验,S
对于许多昆汀迷来说,想必很熟悉其导演生涯中的标志性影片《低俗小说》,拳击手布奇在面对女友哪里弄来的摩托车的提问时,回答到:“这不是摩托车,这是哈雷。”哈雷,很多时候都不是作为一个单纯的交通工具而存在,对于哈雷爱好者来说,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精
[爱卡汽车 文化频道原创]爱卡汽车近日获悉,哈雷戴维森与钱江摩托合作生产的首款小排量车型哈雷338R,将于9月19日在重庆摩展正式发布亮相,预计售价5万区间。未来这款入门级小排量车型将通过哈雷经销商网络进行销售,这款面向中国及亚洲销售的小排
继汽车圈“百年福特,毁于长安”之后,摩托车圈也开始流传类似的话——百年哈雷,毁于钱江。只卖3万多的哈雷X350,为何被认为是摩托车圈的笑话?1. 拥有120年历史的哈雷1885年,德国人戈特利伯·戴姆勒发明了摩托车。1903年,21岁的威廉
哈雷戴维森作为一个有着百年历史的美式摩托车品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坚持着比较保守的策略,以强调机械美感的传统巡航车而形成的自己独特的哈雷风格。但是事实上,哈雷这两年的日子非常不好过,销量连年下滑,不管是本土市场还是海外市场,哈雷都呈现下
多元化发展是目前任何一家摩托车公司都绕不开的坎,哪怕是传统摩托车巨头哈雷.戴维森。做梦都想不到这个一贯坚持传统的世界摩托车大佬,会开发出电动摩托车,这可能让许多哈雷迷们无法接受,但是你信或不信Livewire就是一辆哈雷摩托!哈雷戴维森首席
在三月份,哈雷全新推出了STREET ROD,这辆新车不仅让人想到了此前的STREET 750,而且从前些天哈雷公布的官方售价看,98888元的STREET ROD要比STREET 750在国内高出1万块,有人不禁要问了,这俩车发动机如此相
说到哈雷这个品牌,人们总是会联想到一些特定的东西,比如浓浓的美式风格、V-twin发动机、白边轮胎、真皮挂包、响亮的排气声以及把手上的穗子等等,而很少有人会把它和速度联系起来,作为巡航车,它的任务就是让驾驶者在道路上放松地游弋。然而,由于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