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易

欧易(OKX)

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

火币

火币(HTX )

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

币安

币安(Binance)

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

浑身槽点的哈雷摩托,是如何做到“老而弥坚”的?

时间:2023-05-06 18:32:16 | 浏览:13

每个男人都有一个骑士梦,而拥有百年历史的哈雷摩托,无疑是这个梦想强有力的代言。即便你不是摩托车发烧友,哈雷戴维森这个名字也一定有所耳闻,在电影中,它常常和长发飘飘,涂满纹身的朋克联系在一起。偶尔你在国内的马路上还能见到一两台,上面坐着的不管

每个男人都有一个骑士梦,而拥有百年历史的哈雷摩托,无疑是这个梦想强有力的代言。

即便你不是摩托车发烧友,哈雷戴维森这个名字也一定有所耳闻,在电影中,它常常和长发飘飘,涂满纹身的朋克联系在一起。偶尔你在国内的马路上还能见到一两台,上面坐着的不管是不是正经人,但肯定钱多的没地方花。

和其他高端汽车品牌不同的是,作为摩托车的哈雷不仅有价格上的门槛,而且自带独特的圈层属性。光有钱还玩不起哈雷,你得有能力驾驭这台机器,这种能力可不是普通人都具备的。

在位于美国密尔沃基市的哈雷总部,有一块布告牌,上面赫然写着:“非笼子车车位,只有摩托车可以停靠。”这里的“笼子车”,指的是汽车,也表明了哈雷对以汽车为代表的主流交通工具的藐视。

没有人否认哈雷是一款有个性的品牌,它的缺点和优点同样明显,昂贵、笨重、噪音、耗油。而另一方面,喜欢它的人爱不释手,几乎迷恋它的一切,连同它的造型、动力和声浪,成为一代人永恒的记忆。

当特斯拉、比亚迪们横空出世,年轻人纷纷向新能源车缴械投降之时,哈雷摩托更像是一个前朝遗老,拒绝被同化,顽固地守护着属于自己的那一隅天地。

也正是哈雷的顽固,成就了它独特的吸引力,有多少人讨厌它,就有多少人爱上它。这个诞生了近120年的品牌,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1

美国精神的传承

1903年,23岁的威廉·哈雷和22岁的阿瑟·戴维森在美国密尔沃基创建了哈雷摩托车厂。只用几年时间,哈雷工厂就经历了几轮扩建,从当初一间不起眼的小木屋,变成了两座颇具规模的大型厂房。产量也从1907年的150辆,猛增至1913年的13000辆。

1920年,哈雷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摩托车生产商,其产品销往世界各地。包括荷兰、日本、澳大利亚、南非等国,积累了一大批忠实用户。

如果按这个节奏发展,哈雷公司无疑将成为摩托界的福特,和哈雷一样,由亨利·福特创立的福特公司当年在全球市场也同样大杀四方。福特汽车以极致的性价比赢得了无数顾客,也让福特成为了20世纪初最伟大的公司。

而哈雷距离成为一家伟大的公司,还差一场战争。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美国军方对摩托车的订单量激增,搭上了军工业的快车,哈雷再次获得了迅猛发展。到了1945年战争结束时,哈雷总共向美军和盟军提供了9万辆军用摩托车。

战争对于哈雷的意义,不止于庞大的订单量,随着战争的结束,哈雷获得了一批全新的忠实用户,那就是退伍士兵。

在此之前,哈雷摩托虽然广受欢迎,可对于顾客而言,它只是一款质量不错,性能出众的摩托车,没有自己的个性与调性。

战争期间,哈雷摩托陪伴了无数美军士兵,它出众的性能也是美军战胜对手的法宝之一。回到家乡之后,摩托车便成为了一种情结,让战时的峥嵘岁月历历在目。

当情怀转化成激情。脱下军装的男人们,很快将摩托车变成了一项运动,而哈雷特有的阳刚魅力,也让大家对这款产品情有独钟。趁热打铁,哈雷于1952年推出了一款侧置气阀、发动机和传动系统一体化的K型摩托车,这款车后来发展为著名的运动者系列,也是那个时代哈雷的代表车型。

在那个年代里,哈雷是美国摩托车市场的领跑者,它也定义了美国人对摩托车的评判标准:大型号、大排量、大马力。除了哈雷,美国人还认得其他摩托吗?

但哈雷万万没想到的是,背后正有一群强大的竞争者对其虎视眈眈。

1959年,本田正式登陆美国,这家日本企业名不见经传,连经销商都不愿意与之合作,没人认为它有能力击败哈雷。

哈雷根本不把本田当回事,作为一个称霸半个世纪的领先品牌,本田算老几?何况日本人的车据说又轻又便宜,这哪里是摩托车?骑上去该不会散架吧!

但日本人贼得很,他们和之后的中国人都是山寨高手,本田造出来的车型都和哈雷很像,最关键是价格还比你低很多。

哈雷仍旧不当回事,模仿不会有出路,大家走着瞧!

于是,日本人不声不响地推出了一款名为“超级幼兽”的越野摩托车,不光性能出众,价格还很低。最重要的是,“超级幼兽”小巧灵活,是个人都能骑,而且油耗非常低!

继本田之后,雅马哈、川崎、铃木这些日本品牌也相继向哈雷发动进攻,它们的打法都差不多,都是从低端市场切入,以性价比极高的小排量摩托车吸引美国人。

哈雷对此毫无还手之力,1964年,本田在美国摩托车市占率已高达80%,而哈雷的销量则遭遇断崖式下跌。此时距离本田进入美国市场,仅仅过了五年时间。

在日本产品的优势面前,哈雷所有的缺点都被放大了,它成了老旧过时的代名词,年轻人不再以骑哈雷摩托为骄傲。

1969年,本田推出了一款王炸产品,即很多摩托车迷熟悉的CB750,它也是全世界第一款采用四缸引擎与盘式刹车的车型,而且在那个年代就达到了200公里/小时的车速,产品一上市即横扫全球市场,彻底让欧美厂商目瞪口呆。

属于哈雷的时代似乎已经落下了帷幕。在本田等日系摩托进入美国的二十年间,大量欧美摩托车厂倒闭破产。进入80年代初,哈雷已经到了破产的边缘。

2

哈雷的起死回生

1983年对哈雷是个转折年。这一年,国际贸易委员会同意了哈雷的关税保护要求,在保护期内,哈雷摩托可获得五年的出口减税许可,而日本进口的大排量摩托车则需缴纳高额的关税。

为了获得这一“特权”,哈雷不惜向时任美国总统里根呼吁,最终得到了里根的支持。正是这短短五年,给了哈雷起死回生的机会。

除了成功求得政策保护,1983年的哈雷还做了一件更有意义的事:建立自己的品牌社群。

品牌社群在今天不是一个新鲜概念,不过在80年代,很多美国人还不知道一个摩托车社群会是怎样。哈雷组建社群,最初是为了拉新,顺便为自己节省一笔广告费。

刚开始的效果并不理想,真正发展哈雷的社群价值并将其发扬光大的,是哈雷的经销商们。

我们都知道,经销商卖货非常依赖熟人推荐,你和某位顾客关系好,对方也会帮你介绍其他顾客。社群有助于维系这种熟人关系,这也正是经销商们乐意且擅长的。

就这样,哈雷依托其在各地的经销商,建立了当地的社群,并向广大哈雷用户传播品牌的价值观。渐渐地,哈雷社群的规模越来越庞大。

那么,哈雷具体是如何打造社群的呢?

首先是举办大量会员活动,比如飙车与各种长途骑行,活动的频次非常高,少则几个月办一次,多则几星期办一次。

除此之外,哈雷还会定期举办一些全球性的大活动,比如在南达科他州举办的斯特吉斯摩托车集会,这场集会堪称哈雷车迷的狂欢,你可以在此试驾新车,参加各种娱乐活动,结识志同道合的好友。

除了这些活动,哈雷每年都会出一本杂志,杂志不仅记录了哈雷车主们的日常生活,还会分享各种关于机车与维修的干货。这些杂志设计精美,美容质量极高,已经成为哈雷粉丝之间的收藏品。

听完这些你可能会不以为然,拥有全球百万会员的哈雷品牌社群,难道就做这些?今天但凡有点名气的车企,哪个不会搞车友活动?把干货和故事向粉丝分享,不就是许多品牌公众号都在干的事儿吗?这有啥值得炫耀的?!

既然很多车企都在抄哈雷的作业,而且这份作业看起来也不难抄,为什么大家都抄不到哈雷的水平呢?

首先和时间有关,80年代初,多数汽车品牌对客户服务的理解,仅限于提供良好的售后保养维修,并没有意识到背后所蕴含的情绪价值,更没有想过要建一个社群。而哈雷则依托庞大的经销商体系,已经让社群遍地开花,今天看来是极富先见之明的。正因为起步早,做得又好,日积月累,让哈雷社群的口碑得到了积累。

所以很多时候你没做好一件事,并不是因为你不擅长,而是你重复的次数不够,做的也没你的对手深。看起来很好抄的作业,到了你手上就是抄不好,因为深度还不够嘛。

其次,哈雷摩托拥有极为鲜明的产品个性,某种程度上这也得拜对手所赐。日本摩托车的便捷、灵敏与高性价比,让哈雷重新认识了自己,笨重和昂贵未必是缺点,关键在于对谁而言。

所以哈雷最终放弃了低端小排量市场,把原有的风格发扬光大,让自己成为美国精神的代言人。哈雷不再把自己当成美国人的日常坐骑,而是一件纯粹的奢侈品,体型庞大,低吼的马达,富有怀旧气息的金属感质地,给人以浪荡不羁,凶猛顽固的“坏男人”印象。

正是与对手反其道而行之的定位,让哈雷浑身上下焕发出叛逆的气息,这是他得以涅槃重生的关键。当你不再迎合市场的时候,市场就会来迎合你。喜欢它的人愿意为之豪掷千金,再加以花哨的改装,打造成为自己量身定制的专属坐骑。顾客一旦喜欢上哈雷,就难以放手,除非他舍弃自己的个性,否则不可能舍弃哈雷。

最后一个原因,与哈雷对社群的投入有关。很少有企业能像哈雷那样,把社群建设提升至战略高度,得到高层的支持并全员参与。许多车企仅仅把社群建设当营销活动来抓,不会投入战略级的资源,所以大多数社群不温不火,即便有些活动搞得轰轰烈烈,也很难成气候。

所以,哈雷品牌社群的成功,从根本上得益于产品鲜明的特点。再加上执行到位,最终取得了惊人的成果,每年为企业节省了100万美元的广告费,成为品牌最宽广的护城河。

3

摩托之外的时尚风暴

除了品牌社群,哈雷起死回生的另一个秘密,还在于摩托车之外,它找到了一个奇妙的衍生物——时装。

今天许多人提到哈雷,一般都认为这是家摩托车厂商,其实哈雷除了卖车,还卖衣服,包括摩托车有关的紧身皮裤、皮靴、皮带、头巾和帽子。

哈雷就是要向用户表明,只要骑我的车,你浑身上下都得换一身行头,骑哈雷,必须有配得上哈雷的衣服。

这是一个将产品与衍生品匹配起来的极佳例子,哈雷用实际行动,向用户证明了什么才是真正的“改头换面”。

其实,哈雷早在1914年起就开始生产并销售服装,只不过那时候的服装主要是用于挡风和御寒,毕竟骑摩托车是需要直面日晒雨淋的。

早期的哈雷服装沿袭了西装的样式,由此可见,那时候的哈雷还不打算将自己打造成一款“叛逆”的品牌,哈雷摩托的理想用户应该是翩翩绅士。

直到二战结束后,我们熟悉的皮夹克才成为摩托服饰的主流,皮夹克的流行,主要还是和战争有关,看过二战电影的朋友都知道,皮夹克最早是美军飞行员的装备。

尤其是1947年推出的一款黑夹克,更是被猫王看上,登上了杂志封面,从此之后,哈雷的夹克成了摇滚乐手与飞车党的标配。

60年代,哈雷推出了首款女士夹克衫——Cycle Queen(机车女皇),据说是60年代最受欢迎的款式。

如今的哈雷服饰已经更加多样化,除了夹克,还有T恤,风衣、卫衣,衬衣,也不再局限于固定的人群,基本上男女老少通吃,也不再是哈雷车迷的专属,它属于哈雷这个亚文化的一部分。

事实上,今天的哈雷能够将自己打造成一个高端品牌,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在时装领域的成功。

如果光靠卖车,那么哈雷充其量只是个时髦的摩托车品牌,就和如今的奔驰或宝马一样,无法在深度和广度上拓展用户。

一款车无论多么时尚,对于用户而言,它的价值主要还是体现在使用产品的时候,也就是说,传统汽车的品牌营销,其应用场景是比较单一的,用户只有在驾车或坐车的时候,才能体验产品带来的快感与自豪感。无论奔驰还是宝马的车主,他们只有在坐进车厢的那一刻,才是产品精神的代言人。

但哈雷把自己的影响延伸到了产品以外,服装是可以在任何场合,任何时间段穿的,其应用场景比摩托车更加多元,这也就意味着,即便用户不骑哈雷摩托,照样能彰显哈雷的个性,通过服装这个载体,哈雷让更多人认识了自己,走到了一起。

如果我们将哈雷品牌视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产品无疑是它的内核,围绕这一内核,哈雷打造了自己的媒体、社群和衍生物,它们共同诠释了哈雷的叛逆精神,重新定义了用户的身份。

4

重生之后的哈雷

没有对手曾经的围堵,就没有哈雷今天的重生。幸运的是,在生存危机面前,哈雷没有妥协与屈服,它能够走到今天,是因为它延续了二战以来的传统,并将这一特色发挥到极致。

很多人觉得哈雷是一款只适合中老年男性的品牌,我觉得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受到影视剧的影响。的确,黑帮与公路电影的主角都是一帮大老爷们,而他们骑哈雷的目的,似乎仅仅是为了显摆。

另一方面,哈雷特有的笨重车型,以及不太强的操控,也更容易和中年人沉稳的形象联系起来。事实也的确如此,在美国,哈雷很长一段时间都属于四五十岁的糙汉。

但在中国国内,人们已经打破了对哈雷的这种古板印象,只要你打开抖音不难发现,不少吹捧哈雷的博主都是80后、90后,其中也不乏女生。而且哈雷的车主已经不再局限于四五十岁的老男人,年轻人,特别是女性,也成为了哈雷的用户。

今天很多人觉得,女生骑哈雷也很酷,它彰显了女人的自信,也是对叛逆精神的另类诠释。当然,哈雷之所以受到年轻人的欢迎,还与其不断推出新技术,新款式有关,但总体而言,哈雷仍旧延续了一贯的风格,笨重里透露着霸气,让人忍不住想上去体验它的震动与怒吼。

今天一辆哈雷在中国的最低售价,也就10万元出头,对一款高端品牌而言,这已经算亲民价了。但和美国不同,哈雷在中国面临的挑战是,中国没有美国那样的摩托车文化,如果说哈雷在美国是奢侈品,在中国则更像是装饰品,况且其高排量对环境并不友好,不得不面临高额的税费。

在中国这个全世界最大的摩托车市场,哈雷并非稳坐钓鱼台,它也并未彻底放弃对小排量车型,但这次它选择了与本土企业合作,共同推出哈雷的中国款,其排量仅有338cc。据说还准备上市最新的电动摩托车。

哈雷迷愿意为这样的哈雷车买单吗?答案恐怕不太乐观。今天的哈雷虽然暂时没有当年面临日本车冲击时的窘迫,但在中国市场,它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和焦虑。

因为中国有更广阔的市场,更复杂的竞争环境,更多元的消费者,加上本土对手们跃跃欲试,尤其是新能源品牌的崛起,更对哈雷这样的油老虎构成了致命威胁。

当今时代崇尚的是年轻、自然与简约,看看苹果手机和特斯拉,它们代表了产品的未来。与之相比,哈雷摩托更像是工业时代的巴洛克,繁琐、张扬、世故,它的怀旧与坚持,本身就是贵族精神的写照。

在时代大潮的冲击下,哈雷的坚守是否还有价值?我们拭目以待。但可以肯定的是,即便新能源车真的取代了燃油车,哈雷依旧不会死。

因为它是工业文明的纪念,是骑士文明的挽歌,在技术敉平一切的时候,总有一些倔强,值得缅怀并坚持。

相关资讯

“不那么哈雷”的哈雷,到底是不是哈雷?——也谈哈雷新品X350

这几天来,摩托车圈全网热搜第一的,无疑是哈雷刚刚在中国市场发布的全新车型——X350。坊间评论很多,但是说来说去,热议的核心在于——钱江造的“不那么哈雷”的哈雷还是哈雷么?很多人说,X350就是钱江的追350换了个壳,售价却比追350贵了六

摩托车迷兴奋了,哈雷摩托要国产,金主爸爸又是吉利

2021年9月13日,浙江钱江摩托与哈雷戴维森摩托正式签署了《股东协议协议双方Harley-Davidson Motor Company Group,LLC和浙江钱江摩托股份有限公司》,双方正式合资设立浙江华美机车有限公司。官方公告截图如果

哈雷变哈啰?哈雷第二款电动摩托车S2 Del Mar上市!

哈雷近日推出了旗下第二款电动摩托车S2 Del Mar,这款车型的售价约为10.6万元人民币,相比之前推出的电动摩托车LiveWire ONE的售价要便宜不少。这也是哈雷对于电动摩托车领域的又一次探索尝试,吸取了第一款电摩销量惨淡的经验,S

钱江哈雷终于来了 哈雷338R将亮相9月19日重庆摩托车展

[爱卡汽车 文化频道原创]爱卡汽车近日获悉,哈雷戴维森与钱江摩托合作生产的首款小排量车型哈雷338R,将于9月19日在重庆摩展正式发布亮相,预计售价5万区间。未来这款入门级小排量车型将通过哈雷经销商网络进行销售,这款面向中国及亚洲销售的小排

百年哈雷,毁于钱江?3万多的哈雷X350,成了摩托车圈的笑话

继汽车圈“百年福特,毁于长安”之后,摩托车圈也开始流传类似的话——百年哈雷,毁于钱江。只卖3万多的哈雷X350,为何被认为是摩托车圈的笑话?1. 拥有120年历史的哈雷1885年,德国人戈特利伯·戴姆勒发明了摩托车。1903年,21岁的威廉

没有马蹄声的哈雷 哈雷电动摩托Livewire测评

多元化发展是目前任何一家摩托车公司都绕不开的坎,哪怕是传统摩托车巨头哈雷.戴维森。做梦都想不到这个一贯坚持传统的世界摩托车大佬,会开发出电动摩托车,这可能让许多哈雷迷们无法接受,但是你信或不信Livewire就是一辆哈雷摩托!哈雷戴维森首席

哈雷也可以很快,盘点5秒以内破百的十款哈雷摩托

说到哈雷这个品牌,人们总是会联想到一些特定的东西,比如浓浓的美式风格、V-twin发动机、白边轮胎、真皮挂包、响亮的排气声以及把手上的穗子等等,而很少有人会把它和速度联系起来,作为巡航车,它的任务就是让驾驶者在道路上放松地游弋。然而,由于哈

哈雷戴维森10款极具特色的限定版摩托,真正的哈雷迷必须关注!

哈雷戴维森(Harley-Davidson)作为美国制造业的代表,也是美国的明星企业,伴随着好莱坞影视作品在全球收获无数的爱好者。作为已经拥有百年历史的品牌,虽然各类经典车款不少,但要说真正特别的还得是那些限定版,今天我们就盘点一下哈雷最值

最不“哈雷”的哈雷,却是最舒适最快的哈雷,体验全新LiveWire

我在标题提到了整整3次哈雷,目的就是为了要让你们牢牢记住这辆创新型的电动摩托车,是一辆“哈雷”。超脱你对哈雷的认知当一辆哈雷,没有声浪、没有V型双缸发动机;车身变窄了、变舒适了、变快了;而且骑起来“胯下生风”,一点儿也不热,它还是你熟悉的哈

来玩卡丁车,还偶遇大巡游摩托车队和摩托车跑卡丁车赛道太刺激了

看这个一大排巡游摩托车。帅不帅。这有个三轮大家交流起来这个怎么还有辅助轮这个卡丁车厉害没错,油门踩到底,快乐到飞起。走啦看卡丁车靠边站,准备摩托车上场。摩托车太带劲了。,时长00:14压弯带劲这个车特别特别快。这个是赛道的导航图。来赵辛店玩

只卖3万多的哈雷戴维森,为什么成了摩托车圈的笑话?

好久不玩儿摩托车了,最近发现哈雷成了圈内的流量明星。前两天,哈雷上市了一台代号为X350的新车,新车早在4年前就已经被内部确认,为了更好的打开全球市场,扩大亚洲市场份额,哈雷戴维森和钱江摩托合作,依托钱江的350cc平台基础打造一台属于中国

10.2万元起售!哈雷最便宜电动摩托发布:首批18分钟被抢空

5月12日消息,哈雷戴维森旗下电动摩托车品牌LiveWire发布全新车型——S2 Del Mar。这是该品牌第二款电动摩托,也是首款基于S2 Arrow架构生产的电动摩托车,标准版的售价为15000美元(约合10.2万元人民币)。首发版售价

全新“哈雷摩托” 到手就这玩意儿?

杭州的邹女士反映,她在二手交易平台买乐高玩具,20多天后才看到货。但并不是她下单的玩具,卖家也联系不上了。二手平台买乐高“哈雷摩托” 收到10块钱积木邹女士:在闲鱼上看到一个卖家,发的是一个全新的乐高,所以我就联系他,买的是乐高的哈雷摩托车

有史以来最好的10辆哈雷戴维森摩托车

#头条创作挑战赛#哈雷戴维森摩托车公司自 1903 年以来一直在美国制造摩托车,甚至在大萧条时期幸存下来(通过TIME)。多年来,它一直是一家拥有许多所有者的公司,破产的威胁也同样多。但是,多年来,HD不仅制造了摩托车,还制造了一种生活方式

哈雷LiveWire发布全新电动摩托S2 DEL MAR,限量版已经售罄

哈雷旗下电动摩托品牌LiveWire发布了第二款电动车型S2 DEL MAR,采用全新的S2 Arrow平台,最大马力有80匹,充一次电可最高行驶160公里。这次发布的是Edition版本,限量100台,目前已全部售罄,官方也预告后续还会推

友情链接

网址导航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奥克斯空调资讯网河南旅游网北方稀土A股襄阳新闻头条网龙马精神电影网刘耀文歌迷网丽水新闻头条网圣罗兰奢侈品海康威视股票抽油烟机品牌网家电维修论坛维多利亚旅游网世界首富排名网超声电子A股商会资讯网
哈雷摩托车展-哈雷摩托车作为世界顶级休闲摩托车品牌,哈雷摩托车的成长浓缩了自1903年美国一个世纪以来品牌的发展历程。哈雷摩托车的狂野、霸气给吸引,并立志将来要成为哈雷大军中的一员,搭配哈雷戴维森骑行服和休闲服饰,哈雷戴维森 Nightster车型专门为骑士提供多种可选择的驾驶模式,方便骑士电子操控摩托车的性能表现,以及技术介入级别。
哈雷摩托车展 yimoke.cn ©2022-2028版权所有